加入收藏| 设为首页

当前页面:新闻中心 > 社会热点 > 

你以为谷歌赐予了你一块美味馅饼,真相是……

来源: 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3-31 11:34:00    作者:

  关于“墙”这档子事,我们吃瓜群众还是很关心的。3月29日,谷歌翻译更新至5.8 版本,称不用翻墙就能够使用,一下子把群众们给乐的觉得这是谷歌的恩赐。不过通过一个小翻译,谷歌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图谋。

  实际上,谷歌翻译一直以来就不用翻墙,可惜谷歌翻译app似乎一直无视在中国的使用。自从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,谷歌翻译(translate.google.cn)和谷歌地图(ditu.google.cn)在中国一直都能够使用,而直到现在谷歌翻译app才能使用,原因是其简单粗暴地接入了translate.google.com,导致app在中国无法使用。

  那这次谷歌翻译app能够使用,真的是黑科技吗?我们下面的优化原理:

  简言之,谷歌只是将接入点从com变成了cn,满满的套路!

  不过,套路背后还有更大的套。打着“不用VPN”的谷歌翻译,在迟到6年之后才开始针对中国地区优化,主要是想采集数据,掌握更多中国用户的资料。事实上,除了中国之外,韩国、日本等地区早已展开运用,但是一直对中国地区不重视。此次说明中,谷歌也是最先提到“新版的Google翻译App增加了英语与韩语间的Word Lens(即时相机翻译)功能”。

  谷歌在中国市场一直是不自信的,尽管现在在全球已经占领了较大份额,原因是来自高难度的中文的挑战。汉语是举世公认最难学的语言,复杂的语义理解,方言更是区域差异大,因此谷歌在中国的市场进展并不顺利,翻译更是一种考验。

  对谷歌而言,优化仅停留于com与cn的转换,在产品体验上,并无体现出优化。谷歌在汉语翻译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,一是自然语音转化文字,二是中文翻译,尤其是诗句、文言文以及网络热词。

  中文翻译体验上,当分别输入“被酒莫惊春睡重”、“寂寞空庭春欲晚”,以及“我去方便一下”、“也是醉了”、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时,谷歌翻译也并不精准,具体显示如下:

  本质上讲,谷歌真正的目的不是谷歌翻译产品在中国的市场,而是机器学习所需要的大数据。虽然Google可以使用技术手段从网页、文献当中抓取数据,但是汉语的书面语言学习依然会有众多困难。更为艰巨的是,书面语言和口语存在差距,而机器翻译的目的是打破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隔阂,口语是最终方向。

  遗憾的是,谷歌翻译在口语方面还很弱,而用户的中文语音数据尚不足,这也严重导致了谷歌翻译机器学习的滞后。

标签: 

联系我们- 诚聘英才- 广告服务- 免责声明-

Powered by 经济瞭望周刊  © 2008-2016 jjlw Inc.

版权保护:本网站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资讯等)版权属经济瞭望周刊所有

未经经济瞭望周刊事先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使用。